7月23日,山西省产教融合促进会在太原召开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应用、数字文旅(康体)、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四个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促进会理事长赵新利主持会议,副理事长李华君、周尚文、侯企强、邱宇、邢李鹏及各专委会负责人参会,围绕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等议题展开研讨。
会议组织观看央视专题节目《职业教育的破局方程式》,学习晋中市职业中专学校典型经验。该片介绍侯企强副理事长带领学校以“扬长教育”理念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的实践,其“车间设钢琴、作品变商品”模式引发讨论。赵新利理事长强调:“职业教育须打破‘产教两张皮’,以企业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以学校科研支撑产业升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陈俊杰提出“三阶段工作目标”:短期搭建交流平台,吸引30家企业与院校加入;中期建成1000平方米实训基地,培育5家产教融合型企业;长期形成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该专委会与清众数谷产业园区合作的实训基地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数字技术与应用专委会主任委员赵文华聚焦“会员扩容与机制建设”,重点吸纳虚拟现实、量子计算等领域企业。秘书长胡晓东表示,将建立“企业技术难题数据库”和“高校科研成果库”,定期举办产学研对接会,推动“企业出题、院校解题”模式落地。目前已收集煤矿智能化、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技术需求12项,匹配高校科研团队6个。
数字文旅(康体)专委会执行秘书长赵秦代表主任委员杨志忠汇报“三链融合”计划:人才链方面,联合山西传媒学院、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深化双导师制,年内推动5家企业与院校共建定向培养基地;场景链方面,推进云冈石窟数字化采集、大寨红色文化VR体验馆等3个标杆项目;生态链方面,专委会将参与数字文旅服务规范性文件编制,并筹备成立“晋文创联盟”。
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专委会主任委员任立章介绍氢能装备与无人机研发方向。目前已对接相关企业,计划共建“无人机适航审定服务中心”和“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国际氢能技术合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关键材料项目纳入实训体系。
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邢李鹏汇报六项重点工作:传达国家发改委相关文件内容;完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评估体系与量化标准;结合省发改委开展各地市实训基地调研;试点企业及成员单位调研安排;沟通《山西省产教融合研究及工作动态》期刊内容;完善各专委会成员单位资料与会费缴纳。
交流环节中,侯企强副理事长强调各专委会要深入学习国务院《深化产教融合若干意见》,把握“四链衔接”核心要求。太原理工大学续欣莹教授建议联合企业开发“微证书”体系,将实践学分与就业资格挂钩。山西云之智科教有限公司赵晨阳分享经验,比如建立“校企双导师”考核机制。
赵新利理事长在总结发言中提出:各专委会8月中旬前完成章程制定与组织架构搭建;优先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9月底前形成至少1个可复制案例;建立跨专委会协作机制,如数字文旅与通用航空专委会联合开发“低空游览+VR导览”融合场景。
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山西省产教融合工作从“全面铺展”向“精准深耕”迈进,为打造中部地区产教融合示范高地奠定基础。